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表要写人物,绰号,性格形象,主要事件列成表格8个人就行了,明天中午前!主要事件5,6个字一件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12:57:34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表要写人物,绰号,性格形象,主要事件列成表格8个人就行了,明天中午前!主要事件5,6个字一件事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表要写人物,绰号,性格形象,主要事件列成表格8个人就行了,明天中午前!主要事件5,6个字一件事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表
要写人物,绰号,性格形象,主要事件
列成表格
8个人就行了,明天中午前!
主要事件5,6个字一件事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表要写人物,绰号,性格形象,主要事件列成表格8个人就行了,明天中午前!主要事件5,6个字一件事
《水浒传》中的典型形象分析
  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中,《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历来被人们交口称赞.可以说,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评价《水浒传》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关键之点.本文就将我喜欢的几位英雄的形象展开讨论.
  一、鲁智深的纯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中写得最好的几个人物之一.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将其定为“上上人物”,说他是“人中绝顶”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说鲁智深之为人“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说他的性格特点是“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金圣叹的这些评语,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先说他的粗卤,按金圣叹的说法“鲁达粗卤是性急”,不同于史进的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的粗卤是蛮,亦不同于武松那种豪杰不受羁束的粗卤.店小二阻挠金家父女还乡,鲁达先喻之以理,但店小二纠缠不休.小说中写道,这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很显然,鲁智深的粗卤只是他豪爽性格表现的一个方面;仔细想来,他实在是一个很讲道理、很讲礼数的人.小说中写他出场时“大踏步竟入茶坊里来”,正碰到前来寻找师傅的史进,当史进向他打招呼时,他“见史进长大魁伟,象条好汉,便来与他施礼”.他与史进两个互相通问时的问话是:“敢问阿哥,你姓什么?”当史进向他下拜时,他是“连忙还礼”,并对史进称赞连声.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被他搭救过的金家父女时,他丝豪不以恩人自居.金翠莲的孤老赵员外请他在吃酒时“上首坐地”,他谦让说“洒家怎敢?”又对赵员外说自己“是个粗卤汉子”.这固然是自谦,但也说明他颇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粗野的莽汉.
  再说他的精细.就说“大闹野猪林”那出热闹戏吧,实在透出鲁智深的精明的深算.他“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便猜想到高俅之流会在路上设法害林冲,所以悄悄地跟上前去,相机搭救.野猪林的头一天晚上,他听得两个公人做神做鬼,“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店里客人多,恐防救了”,所以先埋伏在林子里,演出了那一出精彩的好戏来.更不要说他在“拳打镇关西”之前,唯恐金家父女不能摆脱店小二的纠缠,“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直到估计金家父女去的远了,才起身去找郑屠算帐.做事又是何等的精细,对人又是何等的体贴!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降伏众泼皮的那场戏,他的眼光又是何等敏锐,办事又是何等利落!
  《水浒传》小说写他出于义愤,不意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看郑屠将死,先“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后看郑屠真的要死了,不愿吃官司,“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写他打人干脆利落,用金圣叹的话说是“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写其脱身之从容,用金圣叹的话来说是“鲁达亦有权诈之日,写来偏妙”.
  写鲁达借金老汉钱一节,鲁达先自己“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然后向史进和李忠分别借钱.“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李忠则只摸出二两来银子.小说写道“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只把十五两银子给了金老,把李忠的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说李忠不爽快,反衬出鲁达是爽快人.
  而说到鲁达醉酒,大闹五台山一段,从较为表浅的层次上说,鲁智深的这些行为可以看成是一个豪爽率直、任性大度的中年军官与他被迫隐遁的寺院生活环境的必然冲突,而不应该是由于外在挑动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则表现了《水浒传》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生要求.
  我认为鲁智深不但是《水浒传》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之一,而且还是水浒好汉中人格最为完美的人物.金圣叹在小说《水浒传》第二回回前总评中说《水浒传》“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鲁智深的所作所为,无一不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纯爷们”的光辉形象,他是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最纯的的一个男人,代表了对恶势力的反抗,对封建束缚的冲击,对社会黑暗不公的愤慨的高尚人格.他的结局是最有韵味,最符合中国古典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作者不忍也不该将其与班师回京的牺牲品混为一流,鲁智深的外形和他最终对世事的看破,对小说中一些奸诈虚伪的人来说是一种讽刺,而作者也希望,使鲁智深的形象烙在读者心中,用以警醒世人.所以说,鲁智深是小说凸显主旨最不可或缺的人物,甚至是小说体现的精神的完美化身.
  二、林冲的真
  小说《水浒传》中所描写的人物性格各有不同.用金圣叹的话说就是:三十六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但大多数人物的性格,在书中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有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大体说来,小说《水浒传》写林冲性格的变化,以其得知高俅派人追杀他到沧州牢城营为开端,以“风雪山神庙”为爆发,以“雪夜上梁山”为发展,以“火并王伦”而完成.脉络非常清晰,层次亦很分明.在陆谦等追杀他到沧州之前,对所有的迫害,无论是白虎堂的凭空陷害,还是野猪林的几乎丧命,无论是公人的折磨,还是差拨的勒索,林冲都持隐忍的态度,只指望有一天能够“挣扎得回来”与亲人厮见.这是一个为人“朴忠”,把人生理想完全寄托于“功名”之上的壮年军官的一般选择.但说到底,林冲并不是一个毫无血性,只会一味苟且偷生的窝囊废.所以当他知道自己所有的忍让都不能换来最起码的生命保障之后,火山爆发也似的反抗之举,以山神庙前痛快复仇的形式表现出来.汹涌的洪流,一旦溃决大堤,即成千里之势,所以小说中又有林冲在山神庙前复仇之后,于亡命途中,赶打柴进的庄客,并抢酒吃醉的一节戏,这出戏是万不可少的,它所起的作用,中国传统美学术语叫做“杀势”,即金圣叹在本回的回前总评中所说的“其势尚犹未尽,故又于此处再一点两点,以杀其余怒”也.
  在传统戏曲中,常常将林冲的扮相设计得相当英俊,这与小说《水浒传》中“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林冲在外形上相去甚远.然而“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之类的唱词,却准确地把握住了林冲性格中的基本矛盾.金圣叹分析水浒好汉们的性格特征时,曾指出他们的“粗卤”各有不同.其中说“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如果寻觅林冲抢酒打人等粗莽行为的性格背景的话,这一评语用到林冲的身上更为恰当.在小说《水浒传》中,原本“性急”、刚烈的林冲,平日里忍将自己的个性压抑扭曲到如彼的地步,真不是凭白赚取了读者们的一掬同情之泪.也正是如此的林冲,才会在梁山泊前朱贵酒店的白粉壁上写下自嗟“身世悲浮梗”,立誓“威镇泰山东”的“八句”来,这正是林冲性格的合理发展.小说《水浒传》又写林冲初上梁山,被王伦逼取“投名状”时,“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刀恶斗杨志;晁盖等人上山后的去留,引发林冲“火并王伦”,小说《水浒传》写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一举奠定大局;最终完成了金圣叹所称道的这位“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的刚毅男儿的丰满形象.
  林冲是公认的被“逼上梁山”的代表,在描述林冲之前,小说曾写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被高球追杀,而后引出第一位出场的梁山好汉史进的经过.其实林冲和前辈王进的经历不无相似,同样的地位和武艺,都因得罪高俅而沦落江湖,与王进不同的是,林冲前后有很长的变化期,甚至是转折点.林冲的命运其实是整个梁山泊命运的缩略,是英雄,但也是悲剧的英雄,在惹人怜爱的同时,给人以无限的遗憾与痛惜.
  金圣叹这样评价林冲:“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在我眼里,林冲是真爷们,正是因为小说将他的性格塑造的有变化,先是让他抱有希望,然后让他不合时宜的希望毁灭,接着营造新的希望.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在人们心中是那么真实的英雄,触手可及.
  三、李逵的纯真
  本来若论《水浒传》中的纯与真,说到鲁智深与林冲就应结束了.可是谈到纯真,不得不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李逵.
  李逵是《水浒传》中性格特征最为鲜明的人物. 金圣叹说:“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他性格中最基本的特点是粗卤、率真、莽撞.具体表现为毫无城府,一触即跳,说话没有顾忌,做事不计后果.金圣叹说“李逵粗卤是蛮”.以为《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作为李逵的写照.“任是真正大豪杰好汉子,也还有时将银子买得他心肯.独有李逵,便银子也买他不得,须要等他自肯,真又是一样人”
  金圣叹的这些评价不能说不高,但都还没有涉及到小说更重要的方面,即李逵这个人物及其性格描写和小说《水浒传》的主题及该书的基本美学特征的关系.
  李逵爱打人,小说《水浒传》对他打人是有解释的.李逵在《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中一出场,戴宗便向宋江介绍说,李逵的特点是:“在江州牢里,但吃醉了时,却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强的牢子.”“专一路见不平,好打强汉.”不欺侮弱小,不惧怕强权,这是一个不失淳朴农民本色的江湖好汉.
  在水浒弟兄中,李逵可以说是对宋江最为忠心的.在《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中两人一见面,宋江就看出李逵是一个“忠直汉子”,有心笼络他.在小说《水浒传》中,不但李逵和宋江在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两个人的政治态度也迥然不同.宋江时时刻刻想着要受招安,李逵则动不动就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以致宋江在喝了毒酒以后,首先想到的是“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所以“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哄李逵也饮下毒酒,害了他的性命.李逵是听说朝廷要行加害,“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在听宋江说他已喝下了毒酒以后,“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在小说《水浒传》中,“野性”与“理性”这两种思想伦理倾向和审美要素始终交织纠缠在一起.在政治思想方面,则表现为“造反”与“招安”这两种主张的斗争.宋江与李逵则是这两种互相矛盾、对立倾向的代表人物.宋、李两人在人物关系上的异常密切与思想倾向上的高度对立,在小说《水浒传》中得到了极为巧妙得当的把握.这是小说《水浒传》的杰出艺术成就之一.在《水浒全传》的最后一回里,作者设计了一个“宋徽宗梦游梁山泊”的情节,在这里,作者让宋江的阴魂再一次向皇帝泣诉自己“虽曾抗拒天兵,素秉忠义,并无分毫异心”.然后又让“宋江背后转过李逵,手搦双斧”,厉声喝骂,大叫报仇.骂后,“抡起双斧,径奔上皇”,将皇帝老儿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应该说是较好地体现了《水浒传》的基本思想倾向和美学特征.从而使相对松散的《水浒》后部有了一个漂亮的豹尾.金圣叹说:“只如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其意思自在显宋江之恶,却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此譬如刺枪,本要杀人,反使出一身家数.”
  在很多人眼里,李逵往往以一个杀人魔王的形象出现,黑旋风一出场,便要刮走许多人的性命.可是李逵的杀,经常是出于忠义的杀,他的残忍行为一点都不招人厌恶,反而让人怜惜.因为他的出发点,以及他的天真头脑,在人们心中是一种久违的珍贵.在杀人目的上,他的精神高度甚至比林冲还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