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郑国渠的郑国客观上来说是不是秦国的大功臣尽管本来是疲秦计,但客观上使关中成为粮仓,对秦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能不能这样认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5:56:36
修郑国渠的郑国客观上来说是不是秦国的大功臣尽管本来是疲秦计,但客观上使关中成为粮仓,对秦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能不能这样认为?

修郑国渠的郑国客观上来说是不是秦国的大功臣尽管本来是疲秦计,但客观上使关中成为粮仓,对秦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能不能这样认为?
修郑国渠的郑国客观上来说是不是秦国的大功臣
尽管本来是疲秦计,但客观上使关中成为粮仓,对秦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能不能这样认为?

修郑国渠的郑国客观上来说是不是秦国的大功臣尽管本来是疲秦计,但客观上使关中成为粮仓,对秦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能不能这样认为?
对,但是仅仅是客观上

可以

郑国(?—?),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

全部展开

郑国(?—?),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伐消灭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采郑国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韩国的用意,欲杀郑国。郑国坦诚相告:“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遂说服了秦国,再度被委任主持修建渠堰工程。整个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始。历时十余年,渠首设在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附近),从渠首到注入洛河处,全长300公里,灌溉田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渠成后,亩收一钟(合今100余公斤),关中之地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以纪念郑国的功绩。
郑国渠开历代引泾灌溉之先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作为主持此项工程的筹划设计者,郑国在施工中表现出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创造的“横绝”技术,使渠道跨过冶峪河、清河等大小河流,把常流量拦入渠中,增加了水源。他利用横向环流,巧妙地解决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的问题,表明他拥有较高的河流水文知。据现代测量,郑国渠平均坡降为0.64%,也反映出他具有很高的测量技术水平,他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水利科学家,其科学技术成就得到后世的一致公认,本县群众有“郑国千秋业,百世功在农”的诗句称颂他!

收起

疲秦五年,利秦万世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186.htm

是的

当然是,正因为有了郑国,才有了关中平原的沃野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