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看待杜聿明?包括他的昆仑关大捷和最后的淮海大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2:39:59
如何客观看待杜聿明?包括他的昆仑关大捷和最后的淮海大败?

如何客观看待杜聿明?包括他的昆仑关大捷和最后的淮海大败?
如何客观看待杜聿明?包括他的昆仑关大捷和最后的淮海大败?

如何客观看待杜聿明?包括他的昆仑关大捷和最后的淮海大败?
杜聿明虽然在国共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淮海,扮演了失败的角色.但是究其原因,战争的失败主要是蒋公的政略出了问题,而政略决定将略也.对于历史我们不但要知道胜负,更应看到导致胜负的原因.
杜聿明的成名作是昆仑关大捷,昆仑关地点在桂南.
昆仑关一战,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日军的第十二旅团班长及军官死亡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士兵死亡四千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他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
“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
居然说是比俄更强的军队!能够把当时所向披靡的日军打成这样,称杜聿明为一代名将并不过誉.
再说支援缅甸的远征军一役,日本企图封锁中国物资生命线,逼迫中国尽快投降.杜聿明有先见之明,他看到了这一点:日军南截滇緬公路,既能夺取英国殖民地,又能打到封锁中国的目的,起一箭双雕的效果!后来在征缅印过程中,杜聿明和史迪威起了争执,谁对谁错还是有待争议.杜是主张保存兵力,提倡用“逐次阻击战”.即是以“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攻击”为战术.例如在斯瓦逐次阻击战中,杜军巧设地雷,然后灵活运用,虚虚实实,使日军捉摸不透,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曼德勒会战终于暴露了杜与史迪威的战略矛盾,史迪威准备分兵把守300公里的曼德勒公路.杜聿明反对分兵,认为会被逐个击破.但史迪威是统帅杜只得服从.后来日军占领了重镇棠吉,又包抄中国主力军后方,导致远征军惨败.从史料上来看,失败的主要原因应由史迪威来负.
杜聿明真正大显身手是在东北.蒋公麾下,战将如云!有所谓的八大金刚,五虎上将,四大心腹.然观东北、淮海二战,独重聿明一人,他将皆无此等倚重!何也?杜聿明是黄埔系的佼佼者.
当今天再重温一下当时的东北战役.国军方面的失败原因,当然不会再有“老蒋走反人民路线而导致失败”的说法,这些是以前政治宣传的需要,也可见共军宣传能力的确是强,内部思想凝聚力更高.
一个大战役的胜负原因是复杂.美国开始是支持国军,但后来停运了物资供应,甚至在国军处于优势面,正要度松花江之前,由马歇尔出面调停.使共军得以恢复元气,国军的外援反而有意牵制自己,而共军则得到了苏联朝鲜很多物资援助.
先说四平之战,国军一直占上风.杜聿明一招“佯攻四平,實取本溪”,然后拿下本溪,绕到林彪后方,连下两城,林彪只有一味撤退,连长春也丢了,最后逃到松花江以北.这就到了美国调停故事.杜从山海关到沈阳,两星期内解决问题,击溃共军十万余.大大增强了蒋吞并东北的雄心,也助长了国军的轻敌大意.
杜聿明对东北的战略是南攻北守,但却被林彪相应的策略牵制着.共军在东北是有地利的,兵力物质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政略面也是共占上风,土改开始取得成功,广大的农民参与支持共军.而华北的傅作义的援助比乌龟还慢,主要是与傅想保存实力有关.杜聿明的军事作风比孙立人保守,孙曾经提出大胆的方案,直接集中兵力攻打哈尔滨,可惜杜未能采纳.因杜要考虑政治等因素,他采取了常规的推进方式,但一再受到挫败,导致了后期东北局势的打不开.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国军由优势转化为劣势.后杜患病调至上海.
辽沈战役后期,老蒋亲自指挥作战,杜聿明康复参加战场,然而他所提出的策略,蒋都未能采纳.总的来说,东北战役的失败,多少和蒋的指挥不当有关.我认为大家看历史,都该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应该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共军虽然最后胜利了,但前期却是处于下风,有溃败到松花江以北的记录.蒋公虽然权谋过人,但亲自指挥大战役难免有些不当.杜聿明战略高明,但却临场变化上难以变通.
在整个三大战役中,国民党体制腐败,思想混乱.国军士气低落,中央军与地方派系斗争,嫡系军队与非嫡系的斗争.共军间谍单位的强势,在国军中安插了很多内线.都为共军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如杜聿明这种名将,也不能力挽狂澜.虽然他失败了,但他也曾经辉煌过.不以成败论,称杜为抗日爱国将领,一代名将,也是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