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结论是__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最明亮的一层是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变黑.3.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2:59:01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结论是__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最明亮的一层是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变黑.3.在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结论是__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最明亮的一层是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变黑.3.在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结论是__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最明亮的一层是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变黑.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且干燥的烧杯,就可以看到烧杯内壁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和__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结论是__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最明亮的一层是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变黑.3.在
1.浮在水面上 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2.3层 外层 木条两边
3.有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H2O和CO2

浮在水面上,蜡烛密度比水小.
两层,外焰,中心
有水滴产生,石灰水变浑浊,水 二氧化碳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结论是__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最明亮的一层是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变黑.3.在 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成三层(内焰, 一道化学题[初二(下)]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密度比水________.点 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这说明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观察蜡烛1.从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方面,描述你观察到得蜡烛.2.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或解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有什么性质 急!关于蜡烛的实验,在线等 关于蜡烛的实验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硬度怎么样?初中化学 初三化学试题(物质性质的探究)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他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色态切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蜡烛______,说明蜡烛的密度______ 取一支蜡烛,做以下实验,其实验记录如下,1.观察蜡烛颜色,状态2.用小刀从蜡烛切下一块石蜡3.把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不溶解4.把蜡烛点燃,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5.部分石蜡受热熔化顺着蜡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作了以下的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他投入水中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的烧杯水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本身熔化成白色化学性质有那些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现象 取一块金属,用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归纳出这种金属的4个物理性 为探究金属钠的性质李老师做了入下实验: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小的切下一小块(约黄豆粒大小)投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上,并在水面上急速转动,与水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理科通话成一个 可惜我不懂点燃一支蜡烛,不论是把它放到水平桌面上,还是倾斜的拿着它,我们都会看到蜡烛的火焰总是向上的,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