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么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7:52:3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么理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么理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么理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么理解?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简析】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连写封信去都没办法,怀念之情层层递进.
“露从今夜白”说明了当时的时令实在白露,同时又给作者一种凄凉,寒意之感,意思是“叶上的白露从今夜开始,才发现是白的”(其实这一句的解释并不十分重要,了解所表达的意境即可),“而天上的月亮还是故乡的比较明亮”(这一句尤其关键,明明是同一轮明月,而作者却固执地认为故乡的比较白,更令得读者体会到他的思乡情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夜亿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舍弟:古人用以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戍楼击鼓后即禁止人行走。或作因战乱而音信断绝解释也可以。(3)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一雁:孤雁。(4)露从:...

全部展开

月夜亿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舍弟:古人用以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戍楼击鼓后即禁止人行走。或作因战乱而音信断绝解释也可以。(3)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一雁:孤雁。(4)露从:这句是说,今天又恰逢是白露节。(5)月是:这句是说,月色还是故乡的明亮。(6)有弟:这句是说,虽有兄弟,但分散西东。(7)无家:这句是说,老家已没有人了,更无从他们的死生。(8)寄书:寄信。长不达:常常寄不到。(9)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没有停止战争。
[简要评析] 这是杜甫乾元二年(759)秋天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因有感诸弟阻隔,单信不通而烈军属的一首抒情诗,抒发忧国思亲之情,笔力稳健。诗一开头就写出了秦州的战乱气氛。路断行人,写其所见;戍楼雁声,写其所闻。满目荒凉,写出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的环境。这时史思明的叛军还在猖獗,而吐蕃在西面又不断侵扰,秦州竟成了战争前线的边城。在这深秋季节,边城闻雁,即是写景,也寓有对弟弟的思念。“一雁声”使秋夜显得更加凄凉孤寂,离群的孤雁既象征着分散的弟弟,也是诗人自己处境的写照。颔联点题,极力渲染思乡念弟的情怀。接着的一联通过夜月寒露,将深切的思念,化为动人的形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浦起龙《读杜心解》说:“上四(句),突然而来,若不是为弟者,精神乃字字忆弟,句里有魂也。”景中寓情,韵致深绵。第三联直抒胸臆,语虽平质而情意深厚,加重了对诸弟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怀念,情意深沉。最后以烽烟未息,音书难达,进一步表示了对弟弟的关切。在这战火纷飞的时候,音书虽然不通,但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一往情深,曲折尽致。其中白露、明月一联,语极平常,但由于构句奇特,韵味特浓。王彦辅说:“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语,多颠倒用之,语峻而体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类是也。”

收起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