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1:58:0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1、现代达尔文主义:
20世纪20~30年代首先由R.A.费希尔、 S.赖特和J.B.S.霍尔丹等人将生物统计学与孟德尔的颗粒遗传理论相结合,重新解释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了群体遗传学.以后C.C.切特韦里科夫、T.多布然斯基、J.赫胥黎、E.迈尔、F.J.阿亚拉、G.L.斯特宾斯、G.G.辛普森和J.W.瓦伦丁等人又根据染色体遗传学说、群体遗传学、物种的概念以及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许多学科知识,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建立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现代综合进化论彻底否定获得性状的遗传,强调进化的渐进性,认为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
2、新达尔文主义
A.魏斯曼在1883年用实践来证明“获得性遗传”的错误,强调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的看法被后人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3、骤变论:
有人认为物种的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而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提出者H.de Vires认为突变是不连续的变异,并能直接产生新种,不必像达尔文所说的需要由危险的变异逐渐积累.现代的骤变论者利用化石研究发现,在进化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进化较为沉默的时期,新种的化石很少;有时大量的物种化石集中出现在较短的地质年代,如寒武纪大爆发.
4、直生论: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是在长期的、连续的渐变中进化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综合进化理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对渐变的机制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5、中性学说
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材料提出了“中性突变-随机漂变假说”(简称中性学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数进化改变和物种内的大多数变异,不是由自然选择引起的,而是通过那些选择上中性或近乎中性的突变等位基因的随机漂变引起的,反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万能论观点.
6、新拉马克主义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出现过一些新的进化学说.荷兰植物学家H.德·弗里斯在20世纪初根据月见草属的变异情况提出“物种通过突变而产生”的“突变论”,而反对渐变论.这个理论得到当时许多遗传学家的支持.某些拉马克学说的追随者们虽然抛弃了拉马克的“内在意志”概念,但仍强调后天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是进化的主要因素.50年代在苏联由T.Д.李森科所标榜的“米丘林学说”强调生物在环境的直接影响下能够定向变异、获得性能够遗传.所有这些观点被称为“新拉马克主义”.
7、间断平衡论
1972年N.埃尔德雷奇和S.J.古尔德共同提出“间断平衡”的进化模式来解释古生物进化中的明显的不连续性和跳跃性,认为基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种以下的渐进进化模式,即线系渐变模式,不能解释种以上的分类单元的起源,反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唯渐进进化”观点.目前争论仍在继续中

达尔文的进化论

中性学说,间断平衡论,灭变论

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